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规范性文件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0-12-27 15:46
  • 2010-10-13
  • (2010-2014年)

      快递服务是新兴的基础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服务联系各行各业,贴近人民生活,服务生产消费,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京津冀地区是国家开展区域规划的重点地区,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都市经济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编制地区快递发展规划,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发挥规划的引领和统筹作用,促进快递服务在本地区健康持续发展。

      根据国家邮政局关于编制区域快递发展规划的部署,特制定《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以下简称《邮政法》)和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区域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行政区划范围,规划期限为2010—2014年。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地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对快递服务的需求增加,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进入快速成长与发展的新阶段,整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趋显著,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业务规模发展迅速。2009年本地区快递业务量达到2.2亿件,同比增长11.4%,实现业务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8.4%,占全国快递收入的11.6%。经营快递服务的法人企业达593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服务网点已覆盖到县及以上城市和大部分乡镇。

      市场格局基本形成。本地区集中了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等多家国有快递企业总部,国有快递企业发挥全程全网优势,加速改革重组、横向合作,加快向现代快递物流企业转型。民营快递企业拓展服务网络,扩大业务范围,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外资快递企业实施收购兼并,加大网络投入,着力拓展国内业务。各类快递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细分市场,提供多样化服务,基本形成了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本地区快递服务产品种类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业务种类已从快递基本服务扩大到的收件人付费、代收货款、代客报关、签单返回等多种增值服务。多样化服务丰富了用户选择,方便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与此同时,快递服务已开始向制造业渗透和延伸,电子商务、生产型快递服务增长显著。

      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内快递企业拥有的计算机、手持终端、生产场地、营业网点、运输设备等大幅增加。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均建立了客服系统和快递信息系统,并利用无线移动网络、可视快件追踪等技术设备,实现快件全程实时监控。在快件自动分拣方面,射频识别技术(FRID)已完成了在快件总包处理环节的示范应用。区域内大型快递企业重点作业设施获得了国际TAPA安全认证,在高价值快件安全监控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行业管理机制初步建立。邮政政企分开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快递管理体制已经确立。为促进快递发展,京津冀邮政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在建设用地、车辆通行、降低税负等方面已出台了扶持政策。各级快递协会、消费者申诉受理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相继成立,快递企业经营许可、快递统计报表制度发布实施,快递企业达标、快递服务评价、消费维权等相继开展,地区快递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政策法规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于2007年出台,确定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包括邮政、快递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快递物流业的政策导向。《邮政法》、《快递服务》标准、《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标准颁布实施,奠定了快递发展的法制基础,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发展战略逐渐清晰,快递发展活力得到释放。

      经济发展环境。京津冀地区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本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地区GDP达到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国GDP的10.8%。经济的健康运行,为快递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和发展动力。京津冀在区位、人才、技术和资源方面具有互补优势。北京具有智力和科技资源优势,高科技产业聚集,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天津产业基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建设北方制造业中心的进程不断加快。河北省具有资源和工农业优势,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工农业产业体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北方经济大省。京津冀地区是全国航空及水陆路交通运输网的枢纽地带。区域内有近250条国内国际航线和4大港口,有35条高速公路与280多条国道及省干线相连,基本形成了覆盖京津和河北11个市的3小时都市交通圈。京津冀是我国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线最为密集、基础设施最为完备的地区之一。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发展快递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社会发展环境。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政治、科技与文化的中心区域。该区地域相连、文化相近,在区位、人力、技术和资源方面具有天然互补优势。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对京津冀的功能做了全新定位,加快了京津冀合作与发展进程。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天津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河北定位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并确立了“服务京津、承接辐射、主动融合、错位发展”的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三省市各自的比较优势已基本建立,分工轮廓初步显现。2009年,三省市规划部门签订了《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为区域内产业、交通、物流、旅游、生态等多方面协商和对接创造了条件。同时,京津冀地区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较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京津对河北的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产业结合程度较低,区域一体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

      制造业集群迫切需要现代快递物流。以中关村科技园高端研发基地、天津滨海新区现代制造基地、曹妃甸原材料能源基地和京津唐高新技术产业带、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制造业产业带为产业布局构架,本地区正在形成以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生物制药、新材料、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现代冶金和重化工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物流规模大、需求集中,与快递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已成为趋势。 

      电子商务快递配送需求持续增长。电子商务正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新兴产业,在知名电子商务总部、大型门户和行业网站数量方面,本地区位列全国第一,京津冀已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由电子商务带动的快递物流配送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快递企业己成为电子商务企业至关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快递服务推动专业市场升级改造。京津冀地区聚集了400余个闻名全国的大型专业市场。这些市场是相应产业集群的重要交易平台,是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专业市场借助互联网、创新交易方式、接轨现代快递物流,带动市场全面改造升级,已经成为发展方向。

      城市产业聚集区带动快递服务发展。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总部经济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大型中央企业集团、高科技研发中心在京津聚集,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商务、金融、文化创意、会展等产业聚集区和功能区,这些区域作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对快递服务有持续增长的需求。

      农村快递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内农村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观念日益更新,通过快递实现的网上交易已成为农村新的购物方式。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等政策的实施,带来大量工业品下乡需求,同时城市对有机绿色农产品需求迫切。快递服务开展工业品下乡、优质农产品进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快递服务对构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民生等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快递企业服务延伸转型发展趋势明显。伴随着区内社会生产方式和人民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物流对象呈现“一多、两高、三小”(多批次、高时效、高附加值、小批量、小体积、小重量)特征,“门到门”、“一站式”和“可跟踪”的快递物流需求日益增多,快递服务已开始向服务链的上下游渗透延伸,电子商务和生产性快递服务将持续增长。快递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与服务延伸,向现代综合快递物流企业转型,已成为大型快递企业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和行业变革的重要方向。

      京津冀地区快递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快递服务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快递服务需求;传统快递业务增长势头趋缓,新兴业务增长点正在形成,但规模尚小;部分快递企业职业化程度偏低,缺乏明晰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落后;行业发展虽初具规模,但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资快递企业和优质快递品牌;快递服务投诉率较高,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寄递违禁品、危险品情况时有发生,快递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网络经济环境对快递提出全新要求,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对快递发展的支撑能力亟待加强;中心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快递服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乡快递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地区快递发展相对滞后;快递发展的政策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涉及快递企业车辆进城、工商注册等问题需要重点解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邮政法》、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国家邮政局促进重点区域快递服务发展的部署和要求,优先发展重点服务领域,着力构建现代快递服务体系,突出“集成优势、高端引领、竞合共赢、点轴支撑、跨越发展”指导方针,更好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集成优势。充分利用三地区位优势和企业优势,既发挥局部优势和现有优势,更注重集成内部和外部优势资源,实现快递服务由“发挥优势”向“集成优势”的高效发展方式跃升。

      高端引领。站在先进发展理论、发展模式的前沿,占据产业链和技术进步的高端,引领地区快递发展。着力发展新兴业务和高端业务,带动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竞合共赢。克服过度竞争,提倡合作双赢,开展企业间在产品、网络、运能、技术、地缘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放大规模效应,实现地区快递发展“竞合共赢”的良性循环。

      点轴支撑。强化地区中心城市快递服务集聚节点作用,“点”、“轴”要素结合,建立地区快递服务的发展带,实现不同功能的快递节点和快递服务资源在空间上的科学分布,支撑和带动地区快递服务全面发展。

      跨越发展。努力实现服务能力和技术进步的跨越发展,传统快递领域向电子商务、供应链领域的跨越发展,全面提升区域快递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完善快递发展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和延伸服务领域,发展现代综合快递物流,推动重点领域发展,形成互利共赢的地区快递发展机制和点轴支撑的快递发展布局。在规划期内实现“五个显著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行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努力将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快递服务的创新区、发展现代快递物流的先导区、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示范区。

      经济与社会效益目标

      实现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同期地区GDP增长率的2.5倍以上。2014年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达到17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

      拓展服务领域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年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

      服务能力目标

      京津冀设区市全面实现市内快递“当日达”、城区实现“12小时送达”。地区城市、城关地区和部分重点乡镇互寄快递实现“次晨达”或“次日达”。地区乡镇快递网点(直营、代营点)建设覆盖率达90%。

      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快递配送体系,建立5-7个网络覆盖广泛、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联合体,建设3-4个大型电子商务快件处理中心。

      发展生产性快递物流服务,重点发展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制造企业的合作共同体和战略联盟,实现一批百万元级和千万元级的协议客户。

      服务质量目标

      公众满意度逐年提高,规划期末达到85分以上。

      投递时限准时率提升到95%,信息上网率、查询回复率、投诉办结率接近100%。

      骨干快递企业85%以上分支机构通过《快递服务》标准达标验收,快递业务员持证上岗率达到60%以上。

      行业竞争力目标

      培育自主快递服务品牌,形成3-4个国内领先、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现代快递企业。

      发挥国有企业骨干作用,支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综合快递物流企业。

      构建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体,形成3-4个国内有影响力,综合效益显著的快递战略联盟。

      企业技术投入显著提高,重点推广快递信息化、自动化和安全监控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力争实现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收入的2.5%左右,达到国内服务业的先进水平。

      安全保障能力目标

      快递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骨干快递企业建立包括技防、人防和流程控制的安全管理体系。

      快递安全达到《邮政法》及地方配套规定的要求。

      立足于京津冀快递服务布局的现实基础,综合考虑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快递需求等因素,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主核心,以石家庄、唐山为次核心,以北京—廊坊—天津—滨海新区为发展主轴,以北京—保定—石家庄和北京—唐山—秦皇岛为两大发展次轴,以曹妃甸—滨海新区—沧州—黄骅港为临海城镇新兴发展带,以张家口和承德为冀北发展带,以衡水—邢台—邯郸为冀南发展带,以广大腹地为农村快递发展区的快递发展空间布局。优化快递网点布局建设,形成对主要城市重点区域、社区和乡镇快递网点的有效覆盖。促进快递服务资源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力争到规划期末,基本形成京津冀地区点轴支撑、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服务高效的地区快递服务发展布局。

      (二)构建现代快递服务体系

      发展城市重点领域快递服务。突出首都地区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地位,全力保障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事活动的快递服务。立足北京“世界城市”、天津“国际城市”、河北“沿海经济强省”定位,适应中心城市产业和功能布局,引导企业开展总部、科技、金融、文化、高校、会展等重点领域快递服务,大力发展适应城市产业聚集区和功能区特点的样品、票务、单证、文件等快递业务,发展高时效、高附加值、小批量、小体积的高端快递物流服务和国际快递服务,使中心城市成为支撑地区快递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发展同城便民快递服务。加强同城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同城快递网络。重点发展同城购物、同城代收、节日礼仪和快速消费品快递服务,鼓励创新快递业务模式,开发各类服务民生的个性化快递服务。推进快递服务网络贴近校区、街区和社区,促进快递服务联系各行各业、深入千家万户,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大便利。

      发展电子商务快递配送服务。大力推进快递企业与地区电子商务总部的全方位合作,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快递公司、电子商务快递联盟等各种形式,构建电子商务与快递的合作发展平台。积极提供代收货款、验货签收、信用认证、快递保价、签收信息电子返单、目录推广和各种网络在线工具等适合电子商务特点的综合服务。支持企业建立“仓储管理+配送服务”的电子商务快件处理中心。支持企业向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快递配送。鼓励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整合供应链,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重点建立一批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快递服务合作联盟。

      发展产业集群快递物流服务。推动生产性快递物流服务与制造业的衔接、配套。支持快递企业根据客户产业特征,创新快递物流服务模式,促进快递服务向提供仓储、包装、配送、在途跟踪、货款结算、客户信息反馈和定制服务等一体化快递物流服务转变,促进快递物流与制造业上下游供应链的资源整合。以专业化综合性快递物流服务,支持制造业的高效集约运营。

      发展大型专业市场快递物流服务。发挥快递的服务与网络优势,借助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地区大型专业市场创新交易模式,全面改造升级,推动地区性、传统市场向全国性、开放型市场转型,促进专业批发市场销售渠道向零售企业和消费者终端的延伸。

      开拓农村地区快递服务。重视农村地区快递需求,推动将具有快递功能的邮政“三农服务网点”纳入地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支持快递企业向农村发展,鼓励有条件企业成为国家“农超对接”工程的承办单位。积极发展优质工业品下乡、特色农产品直接进城的快递服务,积极探索构建“布局合理、城乡衔接、双向高效、富有特色”的农村快递服务模式,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缩小地区城乡二元结构差异。

      建立地区快递应急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作为行业管理中心、企业运营中心的作用,加强区域间相关部门协调,依托邮政、铁路、民航等骨干快递物流企业,储备航空和陆路应急运能,制定快件紧急疏运预案,推动建立“政府统一指挥协调、社会力量配合参与、骨干企业负责实施”的快递应急管理机制,保障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递网络的畅通,确保滞留快件、应急物资的及时疏运。

      (三)推进地区优势资源整合

      推动企业优势资源整合。鼓励地区内快递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基础设施、干支线运输、网络网点、快件揽收和末端配送等各方面的合作。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或联合等方式,结成利益共享、业务互补的合作伙伴关系。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资源整合,实现双赢多赢的地区快递“竞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地区快递服务综合实力。

      鼓励快递企业与工商企业整合。鼓励快递企业与工商企业整合供应链,开展上下游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工商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协作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和共同发展。

      促进快递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推动快递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模式,整合运营资源,加快向现代快递企业转型,实现由服务价格竞争向服务品质竞争转变,由依靠资金、低成本劳动力发展向依靠科学技术和高素质人才持续发展转变,由单一快递领域向供应链服务领域拓展,在地区内造就一批主导业务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的大型快递企业。积极推动国有快递企业深化改革,做强核心快递业务,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树立大局意识,承担社会责任、安全稳定运行、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发挥国有快递企业在地区乃至全国快递发展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四)优化快递综合运输网络

      充分依托大交通平台,发挥地区航空、公路和铁路交通密集的优势,强化北京快递中枢作用。支持企业完善和优化公路快递干线网络,在区内二三线城市至北京之间开通夜间快件汽运直达班车,实现地区城市“京转航”快件与京津两市快件的处理时限同步。鼓励企业运输方式创新,开展拼车归集运输合作,减少迂回空驶,提高快递运输社会化程度。积极探索社会化、集约化超大型城市低碳快递运输体系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与铁路部门开展合作,重点利用京发特快行邮专列、快速行包专列搭载快件。积极探索城际高铁带运快件的合作模式,推动发展高效安全、经济环保的铁路干线快递运输方式。鼓励企业完善航空快递运输网络,支持邮政航空公司继续增加运能,增开国内国际航线,增加经停点,提高地区航站快件的进出口能力。支持快递企业拓展国际航线覆盖范围,促进国际快递业务发展。

      五)强化快递科技支撑能力

      提高快递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快递的运营支撑和引领创新作用,以信息网支撑快递实物网,实现快递实物网与信息网融合,提升快递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快递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配送信息平台建设。

      提升快递技术应用水平。强化科技对快递服务的支撑作用,鼓励快递企业增加投入,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实现企业改造升级,增强技术进步对快递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企业运用自动识别、全球定位、单元化装载、数据交换和可视化等技术,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专用设备,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运营效率。推动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快递前沿技术创新开发和先行先试,力争使本地区成为快递应用新技术的研发和示范中心。

      (六)推进快递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在本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总部基地、电子商务总部聚集区及卫星城,规划和建设一批集中式快递处理和配送中心、大型电子商务快件处理中心。支持骨干企业利用自有房产和各类社会店面,发展有固定场所的快递经营网点。鼓励快递企业对所辖网点统一门店装修、统一服务标准和统一信息平台。根据国家出台的区域空港中长期规划,推动空港快递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为快递企业提供集中式、专业化、高水准的空港快递服务聚集地、人才培训基地、新技术实验基地,着力构建支撑本地区快递发展,具有综合快递物流服务功能的重要枢纽。

      (七)全力保障快递渠道安全

      坚持地区快递服务“以快为先,以安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企业建立内部流程、技防、人防三结合的快递安全体系。鼓励骨干快递企业达到国际物流安全标准,提高承接高安全性快递业务的能力。在国家重要活动期间,强化对快件的安检工作。推动建立快件出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海关、公安、安全等有关单位的联络协调机制,重点防范通过快件传递“核、生、化、爆”等危险品,有效应对快递领域的突发事件,确保区域内快递渠道安全。

      (八)切实加强快递监督管理

      开展地区快递市场发展规模及结构问题的研究,科学把握快递发展规律,统筹引导快递市场健康发展。引导大型快递企业扩大网络覆盖,促进快递服务资源在区域内的均衡配置。鼓励加盟制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创新,运用资本和管理等手段,加强总部调控力度,强化网络稳定性。完善快递监管的配套制度,实施快递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监管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由市场准入型监管向日常动态型监管转变。加强对快递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四、 重点工程 (一)电子商务快件处理中心工程

      适应电子商务快件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和客户分散等特点,采取政府政策引导与企业投入为主的运作模式,推动建设3-4个处理流程科学、技术设备先进、处理能力强的大型电子商务快件处理中心,实现电子商务快件的信息处理、仓储、分拣封装、配送跟踪、客户管理等环节的一站式、规模化、集约化处理。建立以电子商务商流为基础、以快递物流为手段、以信息流为支撑、以资金流为归属的快递集中配送模式,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快递综合服务能力。

      (二)快递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工程

      以地区快递运营、商务应用、电子政务应用间的联系为基础,依托互联网、无线通信、卫星定位等技术,推动建立快递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满足制造商、供应商、快递企业、最终客户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发布与交换需求,实现快递信息互联和共享,促进快递服务链上下游间的业务协同与合作深化。

      (三)电子商务配送信息平台工程

      以地区电子商务和快递合作需求为导向,建设面向电子商务的快递配送信息开放式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叠加快递服务功能,实现订单、投递、结算等信息系统的对接,完成快递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的整合,为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合作提供信息平台支撑。

      (四)快递服务安全防范体系工程

      发挥京津冀地区在信息安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优势,推动企业实施快递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快递企业建立覆盖收寄、封装、分拣、运输、投递等各环节、全过程的安全体系;支持重点企业采用DVIR快递物流跟踪可视化系统,增强快件安全监控能力;支持重点快递企业配备安检设备,自建安检机构,强化安检力度;鼓励2-3个重点快递企业主要处理场地通过国际TAPA的A级安全认证,实现与国际物流安全标准接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快件出入境口岸生化实验室、隔离室及配套安检设施建设,提高对危险品快速检测、检疫能力。

      五、政策措施 (一)建立合作协调机制

      按照“政府牵头、专家参与、统筹协调”的思路,推动建立由发展改革、交通、工商、海关、公安和邮政等多部门参加的促进快递发展的协调机制。完善区域快递发展的配套政策,推动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监管机制,统一监管标准,实施相关许可证互认制度,协同推进一体化应急机制建设。三地邮政管理部门推动建立地区快递服务合作交流平台,组织跨省市的技术交流、专题研究和信息发布,对区域快递服务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二)完善快递发展环境

      依据《邮政法》规定,实施快递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市场秩序。邮政管理部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推动将快递车辆列为特殊车辆或城市生活保障车辆进行管理,逐步解决快递车辆进入市区的通行和停靠问题,积极推动建设社会化、集约化的城市绿色快递运输体系。协调民航部门加强快递航空运能保障,提升快件运递速度。推动建立集安全检查、海关监管、商检卫检、地面服务等于一体的快递物品进出境“绿色通道”,提升通关效率。全面落实快递服务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的政策,推动快递服务专用发票的实行。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快递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推动将快递重点科技项目纳入政府专项规划、示范工程并予以财税、金融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保险机构与快递企业合作,开发符合快递特点的保险产品,降低用户及企业运营风险。贯彻国务院《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协助落实邮政“三农”服务网点经营资质和工商登记等配套政策,支持邮政速递物流企业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和配送服务。

      (三)开展标准规范研究

      以政府主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模式,开展地区乃至全国快递发展重要理论和战略性问题研究,为引领和促进快递健康发展提供支持。重点开展“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发展对策”、“快递联盟合作形式、利益分配和风险评估”、“城市社会化快递运输体系研究”、“快递突发事件处置与防范”、“快递代收货款业务的风险与规范”等课题研究。借鉴国家相关物流信息化标准,开展“快递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快递信息采集标准”、“快递电子单证及信息交换平台标准”等快递信息标准化研究,推动快递相关标准制定和实施,完善快递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快递的标准化和科技水平。

      (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支撑的快递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建设一支高层次、专业化、技能型快递人才队伍。充分利用本地区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鼓励快递企业引进和培育高层次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发挥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作用,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快递员工持证上岗,形成支撑快递发展的职业化员工队伍。推进高校开展快递专业教育,培养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等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健全与完善员工培养发展、薪酬分配、激励约束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强化企业劳动者权益保障。

      (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推动行业协会组织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加快协会的职能转变进程。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行业服务、行业自律、内外协调以及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的职能。对转移或授权给行业协会的事项,邮政管理部门做好相关项目的衔接工作,加强指导、跟踪和监督。快递行业协会通过推广行业标准、教育培训、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等工作,为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和行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服务。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河北省快递行业协会  网站备案编号:冀ICP备19028353号
    地址:石家庄市范西路1号  邮编:050011
    电话(传真): 0311-86672604  E-mail:kdxh008@sina.com